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工作>>学生风采

河北师大文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感言——王晓民

发布时间:2018-07-03   浏览次数:0

尊敬的校院领导、老师们,可亲的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

我是文学院岁月长河里游出的一尾小鱼,感谢学院今天给予我溯洄母校的良机,让我有幸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分享学弟学妹们特殊的欢喜。回忆温馨如昨,忘不了曾经在先生的课堂上如沐春风,曾经在师大的榆荫下读书嬉戏,曾经在舍友的叮咛中徜徉风雨……



是的,跟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我们曾在文学院就读,甚至学习过同一位先生的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师大的月光,定格在教学楼的砖墙上。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 

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时光。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我们对于母校,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的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他的思想源于书本的知识和先生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人们对母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母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母校,他们所想要的,是校园记忆中的青春奋斗和年少轻狂。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赶路,最终又匆匆归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曾经在校园看腻了的黄橙橙的月亮,成了长大后眼中最明亮的一颗牵挂!  

一开始青涩懵懂的我们,总以为毕业还很遥远,总以为时间还长,可是,真的毕业了,转眼身边的人都已各奔东西,才发现,原来一转身,便已是一段青春。毕业季,承载着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毕业季----不说再见,愿我们在彼此看不见的时光里,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阅尽千帆,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氤氲着皎洁月光的师大母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

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环境,更广博的见识,更沉稳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今天,你们将带着母校赋予你们的自信与成熟迈向更新的起点,要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开启更美的未来。

从母校的教诲出发,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在此,感谢每一位尊敬的师长,感谢您给予的知识与智慧,感谢您的指引与教诲;祝福每一位亲爱的同学,怀天下,求真知,祝你们前程似锦,祝你们生命如诗!

附文

简介:王晓民,200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生涯规划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库成员,河北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曾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最佳综合素质奖,全国“创新写作研究与实验”优质课一等奖;省、市高考模拟考试出题人,高考备考会、“三支队伍”建设培训会专家组成员;教授的学生曾获河北省高考状元、语文单科状元。

主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获得课题阶段性评估一等奖;多篇论文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等期刊发表;主持编写《高中语文同步》、《全品高考复习方案》、《高考一轮复习宝典》、《河北省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作文全攻略》、《高中作文白金素材》等多部书籍。在全国多个省区讲学、交流16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