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文艺学专业举行“师生读书会”活动(第3期)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0

2019年12月5日下午4点文艺学专业在文科楼A座306教研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三次师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李卫华老师领读,文艺学教研室的毕日生老师、孟新东老师、杨宇静老师、外国语学院的龙丽伟老师以及研一和研二同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阅读篇目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

首先李卫华老师讲解了上次读书会中关于“庖牺”读音的遗留问题。李老师引用唐代司马贞的《三皇本纪》以及清代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淮南内篇第十二》等资料,说明“庖牺”就是“伏羲”,在现代汉语中“庖牺”可以读作“pao,xi”,而在古汉语中,“庖”与“伏”“宓”“包”等都是同音字。因此,在古汉语中无论伏羲写作“庖牺”“宓牺”“包牺”,一律读作“fu,xi”。

随后李卫华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文心雕龙·史传》进行分段朗读和翻译,李老师对重点字词进行读音纠正和意义讲解,并对全文进行了串讲和总结。经过朗读和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把握了《文心雕龙·史传》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梳理史传文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则是经过刘勰总结和提升的史传文的理论。李卫华老师指出,刘勰提出的历史叙事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与伦理性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刘勰批评了前人在历史叙事中存在的“违经失实”的现象,并推崇“尊贤隐讳”的史笔。但事实上,无论在刘勰的论述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叙事文本中,伦理性与真实性都总是处于矛盾和纠结之中,这是由皇权专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元叙事所决定的。这决定了《文心雕龙·史传》尽管作为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全面探讨历史叙事文体的理论文章,其理论意义不可低估,但其局限性仍然存在,正如黄维樑先生所说,是一个“瑕疵文本”。

在讲解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李卫华老师还就学习古代文论典籍的方法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用典”是中国古代典籍常用的写作方法。《文心雕龙·史传》就引证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典籍,对这些典籍如果不了解,就很难理解刘勰的理论。例如,没有读过《史记·吕后本纪》、《汉书·王莽传》,就不能理解刘勰所谓“违经失实”的含义;不知道南史氏、董狐秉笔直书的故事,就不能理解文末的“直归南董”四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因此,阅读古代典籍必须坚持博与专相结合,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

本次读书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经典、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研读经典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大家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