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首页>>学院党建>>红色印记

“寻访河北红色印记”之四十|创办“七师”的革命教育家——谢台臣

发布时间:2019-05-03  浏览次数:0

“七师”的全名是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由我党早期优秀党员、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于1923年在河北大名县创办。该校1926年建立中共党团组织,1927年大革命前师生党员就有40余人,1929年师生中党团员和反帝大同盟等进步组织成员多达200余人。“七师”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干部,他们象革命火种遍布直南、豫北、鲁西广大地区,为此,“七师”被誉为“直南革命策源地”。


从科举秀才到省参议员

谢台臣,原名丕阁,字台臣,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现属河南省)新习乡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谢陵崇,一生务农。全家共十五口,靠六七十亩薄田为生。因谢陵崇长兄谢陵峰无子,于是将谢台臣过继为嗣子。谢台臣幼时聪慧好学。六岁,入私塾。1902年,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又考入保定直隶省优级师范学堂(后改为直隶省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攻读史地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大名第十一中学、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天津中日中学任教。1914年,谢台臣被直隶高师校长赵次原任命兼直隶高师附属中学部主任(校长),自此,重点着手研究颜李学派教育主张。1920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但仍为保定高师教员兼附属中学部主任。次年,去天津直隶省议会工作,并任教于同文书院。1922年,谢台臣提出在大名创建直隶省第七师范学校的倡议。

创办“七师”实施教育思想

1923年7月,谢台臣奉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县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被委任为首任校长。自此,谢台臣终生致力于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思想。为改革旧教育制度,谢台臣首先广招人才,逐步形成了以晁哲甫、王振华、高绍亭等为骨干的一支进步教师队伍。建校之初,他针对读死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旧教育制度,参考国内外教育论著,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提出了“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的教育主张。主张要随处教,随处学,在耕种时讲农学,在作坊中讲工学,在用秤或搬石头时讲力学,在人事纠纷中讲社会科学。

为了实现“以作为学”,谢台臣在校园内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并兴办了纺织、制革、制肥皂等小工厂。由于谢台臣的倡导和身体力行,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大名七师已成为一座芳草遍地、绿树成荫、功能齐全的学校。

谢台臣提倡民主办学,并具体规定了四条原则:“第一,全校师生打成一片,无感情上的隔阂及生活上的差异,使师生关系变成像家人父子一样的亲切。第二,对于学校设施不善现象,要随时建议,随时通报,随时改进。第三,师生在互相教授互相学习之中,用集体力量废除课本教育,实现‘以作为学’。第四,有疑便问,有得便教,种菜的园丁可以教园艺,做木工的工友可以教手工,我们又可以根据所学过的理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技术与认识。”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师生互教互学,自由讨论,亲密无间。谢台臣本人及学校其他负责人,不仅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术讨论,还一起参加劳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当时的七师校园充满了民主空气。

把“七师”办成革命策源地

1926年,谢台臣邀请中共党员冯品毅来校任教,受其影响,学校很快就建立了党团组织。次年春,谢台臣加入中国共产党。谢台臣入党后,每月主动从薪水中拿出二三十银币交纳党费,并逐渐将大名七师变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学校。学校的教务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都由共产党员担任。谢台臣亲自拟定教育大纲,聘请中共党员王冶秋等讲授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在教材的使用上,他主张要充实新的政治内容,并逐步废除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审定的文科教科书,决定国文课选用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文章,同时也选用苏联作家高尔基等人的革命文艺作品。提倡课外阅读,学校购置了《新青年》《语丝》《拓荒者》等大量的进步书刊。百忙之中他亲自为学生讲授历史课,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俗扼要地讲解从先秦到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深受学生欢迎。


“七师”还建立了反帝大同盟会,扩大校办读书会,通过开办平民夜校,向工友和附近村庄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根据“以作为学”的办学宗旨,将学生党员输送到直南、豫北、鲁西30余县,在农村建立党组织。谢台臣还鼓励和带领师生参加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到1930年上半年,拥有300多师生的大名七师,党团员已达100多人,连同反帝大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革命力量已占学校总人数的2/3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直南革命策源地”。

驱张挽谢,英名留史

1930年春,中共直南特委决定在大名举行武装暴动。谢台臣从实际出发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于是遭到执行“左”倾路线的直南特委的批判并被开除党籍。直隶省教育厅鉴于大名的共产党活动与“七师”密切相关,于是故意采取不拨付办学经费等手段逼迫谢台臣辞职,并以督学张达夫取而代之。

七师学子多次开展了“驱张挽谢”的斗争。1931年春,谢台臣回到七师,虽然失去了组织关系,但是他依然坚持为党工作,贯彻以往的教育方针,被张达夫开除的学生得以复学。1932年,他再次受到“左”倾路线的打击,被迫再次辞职。1934年,其编著的《中国通史》出版。1936年2月26日,郁郁而终,享年53岁。次年,“七师”师生为纪念这位学校创始人为其建立了汉白玉“谢台臣纪念碑”,以彰以德。


1945年,邓小平、刘伯承率军南下路过大名,观看了谢台臣纪念碑,称赞他是“一位革命教育家”“七师是一所革命的学校”。据不完全统计,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主要有王从吾、平杰三、刘汉生等4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有裴志耕、铁瑛等5位解放军将领;有解蕴山、李大山等40多位革命烈士。

如今,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坐落在邯郸学院大名分院院内,它以展览的方式重现了 “七师创办 实施教育革新”“七师建党播散革命火种”“七师烈火 燃遍校园内外”“七师学潮 与反动当局斗争”“七师南迁 投身抗日战场”“七师重建 革命精神永存”的光辉历史。2009年8月,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14年6月,被河北省委确定为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这座纪念馆向人们讲述着“七师”近百年的光辉历史,已成为党史研究、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