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新闻

“陕北路径与路遥文学创作取向的分析”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5-15   浏览次数:0

2022年5月13日晚7点,文学院第四十三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沙龙(“314”文学论坛)在公教楼B座309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王永祥副教授主讲,景立鹏博士主持,现当代文学2020级、2021级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

王老师首先强调问题意识,以路遥作品接受中的热与冷的现象为切入点,关照《人生》发表的轰动效应与《平凡的世界》在评论界遇冷的两极反应,并从目前学界研究的“现实主义的冲击”和“现实主义重评”两个角度对冷热现象进行阐释。其次,以《人生》中高加林的“农村青年”身份为例,讲解邱晓丹提出的路遥小说“公共文本”性质,认为这个公共文本回应了一个时代的公共问题,承载一代人生命年华的公共记忆,还表达了一种呼吁改变政策限制、广开门路的社会共同理想。然后,王老师简述了公共文本的生产与现实主义流变的过程,认为柳青《创业史》作为公共文本的典范是路遥借鉴公共文本的来源,但是社会变革与转型使得《平凡的世界》没有像《人生》一样获得轰动。最后,王老师提出要跳出既有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回到路遥文学发生发展的“陕北路径”,从“陕北生存处境与路遥的文学书写”“陕北文化性格与路遥的文学气质”“延川县的文化生态与作家路遥的诞生”三个方面,分析路遥在严酷的生存焦虑中,如何承续陕北地域文化精神。王老师不仅关照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复杂路径,还将陈忠实与路遥的创作对比,以探讨写作取向和文学思想立场的变化之下,本土经验是如何获得别样的呈现。

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学生积极发言,分享了本次讲座的心得体会,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学生们认为王老师以地方文学关照作家作品研究方向,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法有了新的启发。随后,王老师详细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认为学生提出的平民英雄主义、路遥作品的接受等都是值得关注的研究点,并指出研究要超越文学史本身。

最后,景老师对本次沙龙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沙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生成空间,在讨论过程中生发出关于传播、批评和文学史认知等一系列问题,对创新同学们的研究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